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江理>>正文
《江西新闻》:江西理工大学实践队为寻乌县留车村儿童打造“安全+法治+生态”暑期课堂
日期:2025年07月24日 04:45  点击次数: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余佳佳)为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近日,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曾过生带领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志远·笃实”青年志愿服务实践队走进寻乌县留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儿童打造了一场融合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生态教育和趣味活动等于一体的“暑期课堂”,以青春之力书写基层服务的生动答卷。

理论宣讲“沁童心”,育人入脑更入心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暑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实践队成员龙玲佳深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她结合自身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危险水域识别与自救互救知识。课堂上,龙玲佳化身“安全特派员”,通过生动的“防溺水”动画短片和情景模拟带领小朋友们开启了一场知识探险。并设置“看到有人落水,能直接跳下去救吗?”等互动问答和角色扮演,引导小朋友们学会识别危险水域,更掌握了“大声呼救、寻求大人帮助、拨打110或120”等多样求助方法。课堂让“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意识深植每个孩子心中。

校园欺凌不仅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关乎校园安全与社会和谐。实践队成员鄢小艳以“对校园欺凌说不”为主题开展普法宣传。课堂通过讨论“什么是校园欺凌”“身边的校园欺凌”及“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引导孩子们清晰认识欺凌行为,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宣讲让孩子们明确了校园欺凌中的角色定位与法律边界,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争做校园里的“和平使者”。

“同学们知道吗?在我们寻乌县柯树塘,曾经因为稀土开采导致矿区环境被严重破坏,如今,这里却走出了一条‘生态+’的治理发展道路,‘废弃矿山’重现‘绿水青山’,‘生态包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是实践队成员党乐在给小朋友们宣讲寻乌县是如何“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她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寻乌在矿山复绿、水土保持和生态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张张今昔对比的图片,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孩子们在惊叹家乡环境改善之余,对自身作为“生态小卫士”的责任有了更深理解,爱护家园、守护绿色的信念悄然萌发。

巧手妙趣“启智慧”,方寸之间冶情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队带领小朋友们开展趣味活动,在动手实践中启迪智慧、涵养品格。

手工制作区域,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巧手翻飞,将彩纸化作象征和平希望的千纸鹤和寓意纯洁美好的百合花。这不仅锻炼了精细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更是一次对心灵的耕耘。当孩子们展示自己折叠的千纸鹤和百合花时,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满足。

在游戏区域,童声笑语不断。“逛三园”游戏火热进行,孩子们争相报出“生态园”里的动植物名,不知不觉将上午生态课的知识融入游戏;“图书寻宝”活动中,小朋友们互相组队,并肩作战找到图书宝藏;篮球场上更是热火朝天,实践队员教孩子们投球技巧,大小身影穿梭跳跃,汗水浸湿了衣衫。

知行合一“育新人”,文明实践话担当

“只是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的智慧,犹如重瓣玫瑰,其颜色赏心悦目,凋谢却没有了种子。”本次实践活动,正是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推动理论宣讲“用新”更“用心”的生动缩影。

“青年者,国家之魂。”队员们带着课本里的真理走进乡村,把“防溺水”的警示、反欺凌的准则、护生态的理念化作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玩得进的游戏,让理论宣讲跳出刻板框架,在互动中迸发温度与力量。他们在教孩子识别危险水域时,也读懂了乡村安全的痛点;在解读矿山复绿故事时,愈发理解了“绿水青山”的深刻内涵。在留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片沃土上,他们播撒下的不仅是知识的种子,更是青年与乡村共成长的羁绊。夕阳余晖中,孩子们手持缤纷纸鹤雀跃而归。

https://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pc/2025/07/133267886.html



上一条:《江西新闻》:江西理工大学学子化身“普法主播”讲法 助力乡村基层法治
下一条:《新华网》:江西理工大学法学学子接力二十五载“送法下乡”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